我们都知道导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磨损,不敢管是大的磨损还是小的磨损,都会影响直线模组中导轨的使用,大大减低直线导轨的作用,并且对直线导轨的寿命有直接的影响。因此,提高直线模组中导轨耐磨性是非常有必要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直线模组中导轨的耐磨性呢?
从设计角度提高耐磨性的基本思路是:尽量争取无磨损;在无法避免磨损时尽量争取少磨损、均匀磨损以及磨损能够补偿,以便提高使用期限。
1、争取无磨损
磨损的原因是配合面在一定的压强作用下直接接触并作相对运动,因此不磨损的条件是配合面在作对运动时不直接接触,接触时则无相对运动。其办法之一是使润滑剂把摩擦面完全隔开。如静压导轨、静压轴承或其它的静压副。
2、争取少磨损
争取无磨损只能在少数和特殊情况下才能做到。多数情况只能争取少磨损以延长工作期限。
A、降低压强
采用加大导轨的接触面和减轻负荷的办法来减低压强。提高导轨面的直线度和细化表面粗糙度,均可增加实际接触面积。采用卸荷导轨是减轻导轨负荷,降低压强的好办法。
B、改变摩擦性质
用滚动副代替滑动副,可以减少磨损。在滑动摩擦副中保证充分润滑避免出现干摩擦或半干摩擦,也可降低磨损。
C、正确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热处理
适当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热处理可提高抗磨损的能力。例如,支承导轨淬硬,到导轨表面贴塑料软带。
D、加强防护
加强防护,可避免灰尘、切屑、砂轮屑等进入摩擦副,是提高导轨耐磨性的有效措施。
3、争取均匀磨损
磨损是否均匀对零部件的工作期限影响很大。例如床身导轨,如果磨损是均匀的,对机床加工精度一般影响不大,而且可以补偿。磨损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在摩擦面上压强分布不均;各个部分的使用机会不同。争取均匀磨损有如下措施:
A、力求使摩擦面上压强均匀分布,例如导轨的形状和尺寸要尽可能对集中载荷对称;
B、尽量减小扭转力矩和倾覆力矩;保证工作台、溜板等支承件有足够的刚度;
C、摩擦副中全长上使用机会不均的那一件硬度应高些,例如车床床身导轨的硬度应比床鞍导轨硬度高。
3、磨损后应能补偿磨损量
磨损后间隙变大了,设计时应考虑在构造上能补偿这个间隙。补偿方法可以是自动的连续补偿,也可以是定期的人工补偿。自动连续补偿可以靠自重,例如三角形导轨。定期的人工补偿,如矩形和燕尾形导轨靠调整镶条,闭式导轨还要调整压板等。